【军武次位面】作者:乐乐
2011年1月歼-20悍然问世,随后直-20和运-20也纷纷亮相,“轰-20”随之成为最后的缺口,并一路发酵至今,成为国产军事装备发展的图腾。然而,距离运-20首次公开亮相已经过去整整10年,曾经富有寓意的“20”系列命名,其实已经有些不合时宜。随着近期“直-21”出现,国产隐身战略轰炸机也许将彻底缺席“20”家族,直接获得“轰-21”的编号。
▲运-20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
国产重量级装备都有一个通病,那就是官方不会在第一时间公开编号,往往由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披露。举个经典的例子,海军隐身舰载机脱胎于601所早年自研的FC-31技术验证机,所以当时国内基本都称其为“歼-31”(去年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,还提到要购买“歼-31”)。到2020年左右,美国媒体开始出现“歼-35”的说法,当时外界还调侃这是不是为了压制F-35(毕竟有苏-57这个,号称等于F-22加F-35的存在),结果最终国内真的跨过多个数字,启用了歼-35的编号,可谓是惊掉一地下巴。前不久国产重型武直亮相,包括“The Warzone”网站在内的多家美国媒体,统一将其称为“直-21”,这个编号恐怕就是真的。
▲仅仅几年前,歼-35还被普遍叫做“歼-31”
有趣的是,空军在歼-35问世之前,曾多次提到“21号工程”。按照之前歼-10对标“10号工程”,歼-11对标“11号工程”的经验,空军其实也有一款“歼-21”,并且应该就是歼-35的陆基版本。也就是说, “21”家族虽然目前还未为外界熟知,但其实已经有两个成员问世,只不过还需时间发酵。至于在运输机领域,目前运-20系列表现良好,更进一步的“运-20B”更是令人满意,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出现载重100吨以上,堪比美制C-5、俄制安-124的“运-21”。多年前倒是有替代运-9的新一代“运-30”展出过,但目前也没什么消息。“21”家族如果有第三个成员,那应该就是“轰-21”。
▲重型歼-20也确实需要一款中型机作为辅助
编号本身只是一个称谓,对性能丝毫没有影响,但不可否认的是,编号变动意味着其设计理念和发展资源的变化。国内这些年编号异变的例子不多,其中两个是海军舰载机——歼-15和歼-35,一个是空军歼-16。歼-15早年编号“歼-11C”,其技术状态也确实和歼-11B非常接近,但海军认为舰载机后来会发展成大家族,一个“歼-11C”不足以满足需求,才有歼-15的问世。歼-35干脆就自立门户,开创了战斗机编号选择的新纪录,当然其前景也是国产战斗机至今最高,歼-20都没有它应用范围广。
▲歼-15开启了国内战斗机编号的新规则
歼-16如果按照早年规则,其实应该叫“歼-11E”,一路延绵下去,歼-11家族的编号不要说超过轰-6,甚至都能超过歼-7。但空军对这款双发重型多用途战机期待很高,其也确实表现出非同一般,特别是超越“歼-11D”的设计理念,这才有今天的歼-16。国产隐身轰炸机如果真的叫“轰-20”,那么它就是多年前立项,顶多只比运-20晚一些的早年作品。如果获得“轰-21”的编号,那就是这几年才真正入手,发展时间和美国B-21相当,与“歼-21”、“直-21”一个时间段的新装备。说白了,因为隐身轰炸机发展注定严格保密,编号其实是外界用来判断,国产隐身轰炸机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依据。
▲B-21的威胁不言而喻
国内对“轰-20”的执念已经登峰造极,即使服役之前的辽宁舰也难以与之媲美,但舆论归根结底是想看到先进的国产隐身战略轰炸机问世,而不仅仅是一款被叫做“轰-20”的装备。有歼-35的例子在先,美国空军又雄心勃勃地打算装备100架B-21,甚至还打算凭借B-21延续在轰炸机领域的优势,那么“轰-21”还真是个不错的编号。或者“轰-30”其实也不错,“轰-20”虽然被叫了很多年,但也确实是有点不太契合时代变化了。